三叉神經痛又稱痛性痙攣,是指三叉神經分布區域的陣發性疼痛,許多人或許不曾聽聞,但它是面部疼痛的常見病因,也是臨床醫學中較為常見的疑難病,適當了解其病因及治療方式是極有必要的。 三叉神經痛的流行病學特點:發病率約為十萬分之5,發作具有突發性、陣發性、短暫性、嚴重性等特點,曆時數秒至數分鍾,呈周期性疼痛,間歇期無症狀,多發生於中老年人,且女性多見。 三叉神經痛的分類及其特征和病因如下所述: (1)原發性三叉神經痛:沒有神經係統的陽性體征,如三叉神經分布區的感覺、運動等均正常,但有臨床症狀,用各種檢查也未發現明顯與發病有關的器質性病變。原發性三叉神經痛的病因尚未完全明確,目前已知的有:微血管壓迫三叉神經節而引起疼痛;頸內動脈前端的骨質缺損,其長期波動使半月神經節和感覺根發生脫髓鞘而引起疼痛;面部遭受寒冷刺激以及骨膜炎、高血壓、動脈硬化、血管張力破壞、遺傳因素等等。 (2)繼發性三叉神經痛:有明顯的神經係統體征,如三叉神經分布區內存在感覺減退、麻木、角膜反射遲鈍或消失、持續性疼痛、聽力降低等,且常合並一些腦神經疾病症狀。繼發性三叉神經痛的病因是良、惡性腫瘤的壓迫,常見的有小腦腦橋三角部的膽脂瘤、腦膜瘤、血管瘤,三叉神經半月節部的神經節細胞瘤、神經鞘瘤、脊索瘤等,或是動靜脈或顱骨畸形、多發性硬化(內科疾病)、炎症、外傷、傳染性疾病、糖尿病等引起。 三叉神經痛的治療手段: (1)藥物治療:主要分為抗癲癇類和非抗癲癇類兩種,無論什麼藥物在大劑量服用時都會有一定的副作用,如:困倦、共濟失調等,某些病人還會對藥物不耐受,故口服藥物也常會治療失敗,就需要重新考慮一下診斷是否正確,診斷明確的話就需要考慮其他治療方案。 (2)中醫治療:中醫認為針灸具有理氣製火、清熱解毒的功效,也有臨床試驗表明,針灸對三叉神經痛的治療有一定效果。此外,理療也是一種較好的治療手段,包括激光理療、頻譜治療等,其主要機製是促進疼痛區域的血液循環,加速對致痛物質的吸收,從而緩解疼痛。 (3)注射治療:其治療機理為:使注射部位的神經纖維發生凝固性變性,阻止神經衝動的傳導,使其支配的區域內感覺喪失,從而止痛。 (4)手術治療:手術治療的方法有很多種,但目前只有微血管減壓術可以不損傷三叉神經的功能,其他的手術治療方式為了減少感覺輸入,會引起一定程度的神經損傷。手術治療一般作用在三個靶區:外周神經區;三叉神經節水平區;顱後窩三叉神經進入腦幹的根部位置區。 三叉神經痛是一種嚴重影響生活質量的疾病,需注意以下幾點: (1)患者會產生孤獨、抑鬱、畏痛等情緒,故對待患者需要多點耐心; (2)患者的行為會有所變化,因為疼痛是難以表達的,當壓抑到極點,便會不吃不喝或做積極樂觀的事,故對患者不應過於嚴苛和嗬斥,也不要以另類的眼光看待; (3)患者會利用疼痛的緩解時間來宣泄自己的情緒,身邊的人應該主動傾聽患者的訴說,幫助患者早日恢複。 總之,三叉神經痛是一種不多見的、難以忍受的疾病,在面對這樣的患者時,我們需要給予更多的關懷和支持,患者也要保持心情的愉悅,避免產生抑鬱情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