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K綜合論壇, WK综合论坛

查看:315 回復:1 發表於 2024-1-3 15:47:27
累計簽到:2696 天
連續簽到:1 天
跳轉到指定樓層
楼主
發表於 2020-5-5 10:52:14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VIP精品區,資源無限好賺金任務區,輕松賺金幣
加入VIP,享受高級特權宣傳賺金又升級,超級棒

[中外文學] 黃帝內經 靈樞 小針解 [複製鏈接]

   所謂易陳者,易言也。難入者,難著於人也。粗守形者,守刺法也。上守神者,守人之血氣有餘不足,可補瀉也。神客者,正邪共會也。神者,正氣也;客者,邪氣也。在門者,邪循正氣之所出入也。未睹其疾者,先知邪正何經之疾也。惡知其原者,先知何經之病,所取之處也。

  刺之微在數遲者,徐疾之意也。粗守關者,守四支肢而不知血氣正邪之往來也。上守機者,知守氣也。機之動不離其空中者,知氣之虛實,用針之徐疾也。空中之機,清靜以微者,針以得氣,密意守氣勿失也。其來不可逢者,氣盛不可補也。其往不可追者,氣虛不可瀉也。不可掛以發者,言氣易失也。扣之不發者,言不知補瀉之意也,血氣已盡而氣不下也。

  知其往來者,知氣之逆順盛虛也。要與之期者,知氣之可取之時也。粗之闇者,冥冥不知氣之微密也。妙哉!工獨有之者,盡知針意也。往者為逆者,言氣之虛而小,小者逆也。來者為順者,言形氣之平,平者順也。明知逆順,正行無間(別本作問)者,言知所取之處也。迎而奪之者,瀉也;追而濟之者,補也。

  所謂虛則實之者,氣口虛而當補之也。滿則洩之者,氣口盛而當瀉之也。宛陳則除之者,去血脈也。邪勝則虛之者,言諸經有盛者,皆瀉其邪也。徐而疾則實者,言徐內而疾出也。疾而徐則虛者,言疾內而徐出也。言實與虛若有若無者,言實者有氣,虛者無氣也。察後與先若亡若存者,言氣之虛實,補瀉之先後也,察其氣之已下與常(別本作尚)存也。為虛與實,若得若失者,言補者佖然若有得也,瀉則恍然若有失也。

  夫氣之在脈也,邪氣在上者,言邪氣之中人也高,故邪氣在上也。濁氣在中者,言水穀皆入於胃,其精氣上註於肺,濁溜於腸胃,言寒溫不適,飲食不節,而病生於腸胃,故命曰濁氣在中也。清氣在下者,言清濕地氣之中人也,必從足始,故曰清氣在下也。針陷脈,則邪氣出者,取之上。針中脈,則濁氣出者,取之陽明合也。針太深,則邪氣反沉者,言淺浮之病,不欲深刺也,深則邪氣從之入,故曰反沉也。皮肉筋脈各有所處者,言經絡各有所主也。

  取五脈者死,言病在中,氣不足,但用針盡大瀉其諸陰之脈也。取三陽之脈者,唯言盡瀉三陽之氣,令病人恇然不復也。奪陰者死,言取尺之五里五往者也。奪陽者狂,正言也。

  睹其色,察其目,知其散复,一其形,聽其動靜者,言上工知相五色於目。有知調尺寸、小大、緩急、滑澀,以言所病也。知其邪正者,知論虛邪與正邪之風也。

  右主推之,左持而御之者,言持針而出入也。氣至而去之者,言補瀉氣調而去之也。調氣在於終始一者,持心也。節之交三百六十五會者,絡脈之滲灌諸節者也。

  所謂五臟之氣已絕於內者,脈口氣內絕不至,反取其外之病處與陽經之合,有留針以致陽氣,陽氣至則內重竭,重竭則死矣。其死也,無氣以動,故靜。

  所謂五臟之氣,已絕於外者,脈口氣外絕不至,反取其四末之輸,有留針以致其陰氣,陰氣至則陽氣反入,入則逆,逆則死矣。其死也,陰氣有餘,故躁。

  所以察其目者,五臟使五色循明,循明則聲章。聲章者,則言聲與平生異也。

3 }) I- R( K$ A3 v* A% w) }


9 Z( ~6 R) S  c, M

    所謂“易陳”,就是一般理論說來很容易的。“難入”,是說一般人很難明確理解其中的精微奧妙的。“粗守形”,是說一般的普通醫生只知機械地拘守刺法。“上守神”,是說高明的醫生能根據病人氣血的虛實情況,靈活地運用補法或瀉法。“神客”,是說正氣與邪氣交爭,共留於血脈中。“神”指正氣,“客”指邪氣。“在門”,是說邪氣能隨正氣出入的門戶侵襲人體。“未睹其疾”,是說沒有先弄清病邪在哪一經絡。“惡知其原”,是說不能明確發病的原因和應取的腧穴。

  “刺之微在數遲”,是說針刺的微妙,在於掌握進針出針的手法快慢。“粗守關”,是說一般的醫生只知在四肢關節處作治療,而不知氣血盛衰和正邪的進退勝負情況。“上守機”,是說高明的醫生能夠洞察並把握氣機的變化情況,隨機運用補瀉。“機之動不離其空”,是說氣機的活動,都會在骨中有所反映,所以可以根據診查出來的氣機變化採用疾徐的補瀉手法。“空中之機,清淨以微”,是指針下已經產生“得氣”的感覺,此時要仔細地感受氣的往來運行情況,要守住這個“氣”,才能不致失掉應補應瀉的時機。“其來不可逢”,是指邪氣正盛的時候,切不可迎其勢採用補的手法。“其往不可追”,是說邪氣已去正氣仍虛時,切不可用瀉法,以免使得真氣洩脫。“不可掛以發”,是說得氣的感覺很容易消失,必須密切地把握此瞬間,就像弓弩手不可毫無準備地將弓弩掛在牆上而去等待發射,這樣必然會措施良機一樣。“扣之不發”,是說不懂得氣機的補瀉意義,往往誤用手法,導致血氣竭絕,而不能祛除邪氣,就像弓弩手將扣在弓弦上的箭,到了應發射的時候而沒有扣動扳機發射出去一樣。

  “知其往來”,是說懂得氣在運行中有逆有順有盛有衰。“要與之期”,是說掌握氣至的時機,用針不失其時。“粗之暗者”,是說庸醫昏昧無知,不懂得氣行的微妙作用。“妙哉工獨有之”,是說高明的醫生卻能完全掌握氣機和用針的機制。“往者為逆”,是說經氣已去時,脈中的氣就變得虛弱,虛弱就叫做逆。“來者為順”,是說經氣漸來時,形氣相稱而脈見平和,平和就叫做順。“明知逆順,正行無問”,是說能知血氣的逆順虛實,就能毫無疑問地選取腧穴進行針刺了。“迎而奪之”,是說乘其氣之方來以瀉其邪,這就是瀉法。“隨而濟之”,是說隨其氣之剛去以補其虛,這就是補法。

  所謂“虛則實之”,是說氣口出現虛弱的脈象時,就當用補的針法,以充實正氣。“滿則洩之”,是說氣口脈出現滿盛的脈象時,應當用瀉的針法,以瀉除邪氣。“宛陳則除之”,是說血脈中如有蓄積淤血,就應當刺破皮膚以排除它。“邪勝則虛之”,是說經脈中邪氣盛時,應採取瀉法,以使邪氣外洩。“徐而疾則實”,是說慢進針而快出針的手法屬於補法。“疾而徐則虛”,是說快進針而慢出針的手法屬於瀉法。“言實與虛,若有若無”,是說用補法會使正氣來复,用瀉法會使邪氣消失。“察後與先,若亡若存”,是說應診明氣的虛實,決定補瀉手法的先後,並觀察氣的行與不行,以確定針的去留。“為虛與實,若得若失”,是說用補法會使患者感覺充實而似有所得,用瀉法會使患者感到輕爽而似有所失。

  “氣之在脈,邪氣在上”,是說邪氣侵入經脈,虛邪賊風多傷人的頭部,所以說“邪氣在上”。“濁氣在中”,是說水穀皆入於胃,化生的精微之氣上註於肺,濁氣蓄留於胃腸之中,如果寒溫不適宜,飲食無節制,胃腸就會生病,所以說“濁氣在中”。“清氣在下”,是說清冷潮濕之氣傷人,必從足部發起,所以說“清氣在下”。“針陷脈則邪氣出”,是指風熱邪氣傷人上部,應取頭部的腧穴治療。“針中脈則濁氣出”,是說胃腸濁氣發病,應取足陽明胃經的合穴足三里治療。“針太深則邪氣反沉”,是說邪氣在淺層而輕微的病,不應刺得過深,如果太深,就會使邪氣隨針深入,加重病情,所以說為“反沉” 。“皮肉筋脈,各有所處”,是說皮肉筋脈各有一定的部位,也就是說經絡各有主治的地方。

  “取五脈者死”,是說病在內臟而元氣不足的,如用針大瀉五臟的腧穴,就會導致死亡。“取三陽之脈”,是說如誤用針瀉盡六腑腧穴之氣,會使病人形神虛怯,不易復元。“奪陰者死”,是說針刺尺澤後的五里穴而瀉至五次,臟陰之氣瀉盡就會死亡。“奪陽者狂”,是說瀉奪了三陽的正氣,會使病人精神變化而成狂症。

  “睹其色,察其目,知其散复,一其形,聽其動靜”,是說高明的醫生懂得觀看患者顏面和眼睛色澤的變化,也能細察尺膚和寸口部位所表現出的大小、緩急、滑澀等脈象,就可知道發病的部位和原因。“知其邪正”,是說能知道患者所感受到的是虛邪還是正。

  “右主推之,左持而御之”,是指進針和出針的兩種不同動作。“氣至而去之”,是說不論用補法或瀉法,達到氣機調和,就應該停針。“調氣在於終始一”,是說醫生在用針時,必須專心致志。“節之交三百六十五會”,是說周身三百六十五穴,是脈絡中的氣血滲灌各部的通會之處。

  所謂“五臟之氣,已絕於內”,是說脈口出現浮虛脈象,按之則無。像這樣的陰虛症,如果反取體表的病處和陽經的合穴,並留針以招致陽氣,陽氣至,勢必使陰更虛以致氣竭於內,這叫重竭,重竭必死。由於無氣以動,患者死時是安靜的。

  所謂“五臟之氣,已絕於外”,是說脈口出現沉微脈象,輕取如無。這種症狀是陽虛症,如果針治時反取四肢末梢的腧穴,又留針以引陰氣,陰氣至,則陽氣內陷,導致四肢厥逆,厥逆就會死亡。由於陽氣竭絕,陰氣過盛,患者死時就表現為躁擾不安。

  所以要觀察眼睛顏色變化的緣故,是因為五臟的精氣都上註於目,精神旺盛於內,眼光必然清明,聲音必然宏亮。這裡所謂聲音洪亮的意思,是說他所發出的聲音和平常是不同的。

& z" T7 u6 w4 M) \: o0 R% j
收藏收藏 贊贊(0)
把本文推薦給朋友或其他網站上,每次被點擊增加您在本站積分︰1宣傳
桃妖视频站,海量在线视频任你播
累計簽到:29 天
連續簽到:1 天
沙发
發表於 2024-1-3 15:47:27 | 只看該作者
VIP精品區,資源無限好賺金任務區,輕松賺金幣
加入VIP,享受高級特權宣傳賺金又升級,超級棒
這個我收藏了!謝謝分享!WK的資源越來越豐富,這少不了大大的辛勞!

回復樓主 親!! 早上好! 心底有WK、心情就會飛翔,心中要個希望、笑容就會清爽!

 分享同時學會感恩,一句感謝的話語,就是最大的支持!  歡迎交流討論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帖 登錄 | 立即注册

本版積分規則

c重要聲明:本論壇是以即時上載言論的方式運作,WK論壇對所有言論的真實性、立場及版權等,不負任何法律責任。而一切言論只代表發佈者個人意見,並非本網站之立場,讀者及用戶務必自行判斷內容之真實性。 由於本論壇受到「即時上載言論」運作方式所規限,故不能完全監察所有言論,若讀者及用戶發現有內容出現「真實性、立場及版權」等問題,請聯絡我們:[email protected]論壇有權刪除任何言論(刪除前或不會作事先警告及通知)| SiteMap[網站地圖]

發表新帖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