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压测量作为身体检查中最基本的一个项目,几乎人人都查过,但在不同情况下,血压的测量方法需要有所调整。 一般临床常用的血压测量方法有直接测和间接测两种。直接血压测量是通过动脉插管,直接获得的动脉内血压,称为有创血压,也叫直接血压,是金标准,目前主要用于危重病人及心外科手术病人。间接血压测量是以间接方法来反映动脉内压力,主要包括听诊法、示波法、容积示波法、触诊法、超声法、动脉张力法、脉搏波速法等,是在诊室和家中普遍使用的测量方法。 在门诊测量血压时,常用的检查体位是坐位;在病房测量时,常用卧位。除了这两种检查体位,在某些特殊情况下,我们还要查站立位的血压。根据最新的《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2018年修改版》规定,老年人、糖尿病患者及出现体位性低血压情况者,应该加测站立位血压。站立位血压需在卧位改为站立位后1分钟和3分钟时测量。 为什么这些人需要测量站立位血压?这要从血压的本质说起。身体各脏器需要充足的血流保障其功能的正常运行,血压就是保障各脏器供血的主要因素之一。当血管弹性正常时,血管通过弹性舒张和弹性收缩来保证血压的相对稳定。但老年人、糖尿病患者及出现体位性低血压情况者的血管弹性往往较差,无法通过血管的弹性改变来及时保证血压的相对稳定,容易在卧位改为站立位时,出现脑供血不足,引发黑矇、跌倒、一过性意识丧失等情况。同时,经过机体调节,为保障脑供血,站立位血压往往会较卧位血压高出很多。所以,血管弹性较差的这部分人群,需要在卧位、坐位血压的基础上再加测站立位血压,以保证血压准确性。 不过,由于站立位较卧位、坐位血压的数值差是相对固定的,没必要每次都测站立位血压,只需定期量一下,了解有无改变即可。当然,如果条件许可,也可以每次都加测站立位血压,特别是血管弹性较差的人群,最好定期测量,便于获取更准确的血压评估结论。目前,站立位血压的测量比较麻烦,容易受到一些客观情况的干扰,也可以通过动态血压测量替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