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K綜合論壇, WK综合论坛

查看:850 回復:1 發表於 2019-8-18 09:03:48
累計簽到:1488 天
連續簽到:10 天
跳轉到指定樓層
楼主
發表於 2015-12-29 16:15:57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VIP精品區,資源無限好賺金任務區,輕松賺金幣
加入VIP,享受高級特權宣傳賺金又升級,超級棒

[歷史] 古人為何要佩玉:玉佩還能用做那些你意想不到的事?[8P] [複製鏈接]

最近從西漢海昏侯墓出土的韘形佩究竟是什麼,其原始功用是什麼,又是如何演化成我們現在看到的樣子的。
$ C0 b, \0 }; x. ~# P無意提到了玉佩和雜佩(組佩),今天咱們就以此為由頭,簡單聊一聊一些有關玉佩的冷門兒話題。
1 w! h- V2 |  U; h7 |0 f; u9 U提到玉佩,就不能不先按部就班,說說玉佩究竟是什麼?5 w# R2 q+ e$ V) R9 M6 A
簡單地說,玉佩就是配飾,是服飾的一部分,也就是說玉佩實際上就是服裝的一部分,起到裝飾衣物的作用。*設置為封面圖片
9 r8 Z9 o  F7 r0 T6 X- v7 Z- O# V
2 Z2 X* b1 ?. g" D' [  {# o
+ Z: j( }5 ~2 Y6 x" Z
$ P' G$ n5 @' L* l( m% \那麼問題來了,同樣是起到裝飾衣物,提升氣質或者是炫富,顯示階層地位等作用,為什麼就只有我們老祖宗創造了各種玲琅滿目玉佩品種,延生出了紛繁複雜的玉佩文化,而不是與同時代的其他文明一樣,用項鏈、項圈之類的飾品達到同樣的目的呢,比如同樣是喜歡用各種美玉裝飾衣衫的美洲三大古文明和更古老的埃及文明?
$ e: K9 P0 j+ S; y4 b; ?4 a這時候國學粉們立刻急不可耐地跳出了,一本正經地傳道授業一番:古人對玉佩的熱愛不是因為玉的貴重,而是源於玉的品格,話說玉有五德“仁、義、智、勇、潔”,與之相匹配的,是玉石的五種特征,又與儒家思想暗合,所以古語有“君子無故,玉不去身”……
% t. h# F7 q7 v3 n5 u" Q等等,據目前的考古發掘顯示,早在紅山、良渚等原始文化繁盛的初民時代,先民們就已經有以玉為飾,佩戴玉佩的傳統了。而“玉有五德”之說卻是在玉文化相對處於低穀的周代提出概念。顯然,這一說辭是兩周之人附會前人既有的玉石文化而發展出來的一套說辭——粗暴點兒說,就是周人的說法就是典型的馬後炮。- e6 Y# X' d1 @& t4 ~, u0 R  P
很不幸的是,這種事後諸葛亮的說法在當下十分流行,以至於部分最求高端快餐文化的人將其奉為圭臬。- P* K( |4 z+ w; v, {
作為國學粉們的天然同盟,玉石商客們也表示各種不服,又拋出新的論據:古人君子必佩玉,右徵角,左宮羽,趨以采齊,行以肆夏,周還中規,折還中矩,進則揖之,退則揚之,然後玉鏘鳴也——《禮記·玉藻》。
( ?7 c3 o' A6 g, Z6 K, Z這段話的意思是說凡是君子都會佩玉,因為佩玉只有在不快不慢有節奏的步伐下才能發出清脆悅耳的聲音,時刻提醒佩玉的人無論是走路還是坐車,動作和姿勢都要溫文而雅、不緊不慢,同時因為玉佩撞擊發出的聲音很遠就能聽到,以示正人君子的行為是光明磊落的,不會偷聽或偷看別人。# B, A* P: S- k3 A# V& Z5 H
嗯嗯,聽起來真的好有道理,在原差點就信了!
6 y: ]& A7 i$ C' T& Q( o$ [不過回頭想想,同樣是世代生活在神州大地,為什麼我們的祖先不像苗瑤等民族的祖先那樣用金銀等材料製作在步行時能發出悅耳聲響的配飾,而單單選擇了玉石這種材料,並發展出了組佩這種極具民族特色的裝飾文化。要追求悅耳美聲,在身上綁一組大大小小的銅鈴鐺,豈不更方便麼?
3 K- V1 ^2 s* v  E( r顯然,玉佩,特別是一套組佩所發出的朗朗之聲不過是作為配飾的玉佩的附加效果,而不是它的基本功用。君不見秦漢之後,能發聲的組佩日漸式微,到了唐宋,玉佩更多是以玉帶、玉胯等皮帶類服飾的配件,別在古人的腰間麼,比如前文提到的韘(音同“色”)形佩和玉觽(音同“犀”),都屬於這類雜配,但大型的組佩卻很少出現了。
% `. s" b* Q+ S$ G3 Q) J按珠寶商的說法引申下去,合著正人君子就只產在西周東周,明清之世只剩下驅逐優良的劣子小人了?% x% q. ^- T+ P4 m+ P, O, L$ F
那麼,回歸本源,玉佩的基本功能是什麼?
( l; v: P3 e0 l  y毫無疑問,玉佩的基本功能肯定是帶有炫耀性質的裝飾品,其他諸如發聲、圖騰符號崇拜、身份、等級的象征乃至於文化傳承都是其附加作用。0 {' i# F5 I9 T* m- M
這一點,從舊石器時代的出土器物,到如今古玩市場上大行其道的真玉假石都可以佐證,在原也就不多廢話了。$ t1 d8 _3 ~( V2 E$ l6 H6 L" ?5 s$ i& o! O
下面在原要講的是玉佩,特別是組佩的另一項常常被後人忽視,卻是在玉佩發展史上極為重要的附加功能,鎮壓衣物,使之與身體服貼。4 X6 C$ l. f7 w
我們都知道玉佩是服飾中是飾品,而服與飾是相輔相成的關係,比如紐扣、拉鏈是現代服裝上重要的部件,紐扣等完成其基本功能的同時,也被愛美臭美的人鑲嵌個“水鑽”或者挽個扣花兒什麼的,而組佩的出現也是類似的原因。& y+ {3 t; O: l) j" S
玉佩或者說玉器最早都是古人生產生活中的使用的石器演變而來,前文提到的韘和觽就是分別是古人狩獵和解繩的工具。
4 X7 v3 v0 ~6 ]當古人認識到玉與石的不同性質和玉的稀缺性後,玉器迅速成為禮器和裝飾品。這件事發生在細石器時代(即舊石器時代晚期)到商代,最終在商末出現了各種形製的玉器(包括玉佩)以及中國玉文化繁盛的高峰期。  T" \, w4 S9 {! Y* h5 Q( ]
這一期間,組佩逐漸流行起來,到了玉文化相對低潮的西周時代,從目前的考古發掘上看,作為服裝重要配飾的玉佩幾乎都是以組佩的形式出現。這又是怎麼回事呢?*設置為封面圖片0 T4 x) e' d& y0 }# b1 |' r8 X
; y1 l+ W* g" r* y  j

( }1 R0 b7 A, {0 b' x2 {
0 ]6 R! [  R4 g% X* j, R要解釋這問題,首先就好回到先前在原一再提到的飾與服相輔相成的關係上。% V; X" n* i' u' N+ R
眾所周知,周代服飾承接商代上衣下裳的服製,但又有所變化,最大的特點就是較之於商代那種窄袖貼身,甚至露胳膊小腿的服裝,逐漸轉化為了遮蔽全身的寬袖大袍樣式。
6 _: B7 \' H- X& d$ C出現這種變化的最主要原因,不是單單是史書上說的來著西方的周人作周禮,用以治理剛被征服的中原地區,更重要的原因是氣候的變化——中國大地進入了有文字記載的曆史後的第一個寒冷時期,即“西周寒冷期”。+ G* d' S( K$ u5 b
凜冬將至,有史學家甚至將“周革商命”的王朝更迭歸結為這一寒冷期的到來,當然這是題外話,就在原不多囉嗦了。2 f1 \& V3 H9 U1 L9 K& ^
不可否認的是,這個寒冷期的出現,的確深刻影響了古人的服裝變化。周人寬袖大袍並不光是為了看起來更加莊嚴肅穆,也是為了在寬大的衣袍裏“塞”進更多的衣服用以保暖。*設置為封面圖片2 S. u3 {% s/ a7 y% K/ w+ r0 V2 {

5 d' f7 Y. ?2 k6 @
' r' X# i- Y: ], G% b5 S! S! F% A, g! Z, \
那麼,寒冷又是怎麼影響到玉組佩的流行呢?2 a  D/ C5 ^7 m4 o
這又和另一件中國科技史的大事聯係上了。當時急需衣物禦寒保暖的古人遇到了非常嚴重的問題:先進的織機還沒被發明出來,商周時代的先民們無法織造出足夠寬大的紡織物。
, f: z7 u7 _4 R  @& @8 m根據記載和出土文物顯示,從周代開始官方規定紡織品的標準幅寬為2.2尺(周尺),合今0.5米,並規定每匹紡織品長4丈,合今9米。這樣一匹紡織品就可以裁製一件上衣與下裳相連“曲裾深衣”。
1 e, u4 K- V; B' J一說到深衣,漢服控們可能要小激動一下了。不過,在原在這裏要給諸位漢服愛好者小潑涼水了:“曲裾深衣”其實是先民們紡織技術不過關的情況下,為了禦寒而發明的服裝,本質上是古人在紡織科技儲備不足的情況下,應對變化了的自然環境的妥協之舉。: b0 Q& u1 o" w& p5 q
進入漢代,隨著更先進的織機被發明出來,紡織技術突破布匹寬度的限製,官方規定標準幅寬也越來越寬(甚至出現官方擅自加寬布匹寬幅規章,變相向民眾加派稅負引發起義、暴動的曆史插曲),而漢服也就逐步過度到了“直裾深衣”的階段。6 d' {  l+ r4 d
那麼,這個由曲裾到直裾的服裝演進又是怎麼影響到玉組佩的發展乃至衰落的呢?*設置為封面圖片
9 M& Z  O; C  j" B+ l6 w" |2 G- {' }( M( ^2 z. v* @( G  K

. d8 M( P# {0 n6 V/ s
" e  W0 \" h& S- A相信大家已經知道在原要說什麼了:在紐扣這樣重要的服裝配件沒有被發明的前提下,用寬幅不足的紡織物縫製寬袖大袍顯然會搞得處處兜風、漏風。4 I% T) l5 d7 l/ b. X+ z' y& j4 N2 ~# B
現在讓我們腦補一下:在沒有組佩壓身,那些穿著正裝袞服的周代公卿、諸侯們正在完成某項嚴肅的儀式。突然間一股寒冷的北風呼嘯而過,公卿、諸侯們的下裳瞬間被風力掀起,裏面竟然是“真空”(那個時代,連襠褲之類的玩意兒還沒被發明出來),各種毛腿光腚齊飛,立刻亮瞎看官們的氪金狗眼。" L) I  {& M% m* ?( N, N+ s( `0 V
試問這副尊容的王公貴胄有何顏面信服和統治民眾?5 k5 ~* e: s4 o5 k
古人是智慧的,他們很快發掘了商代玉佩的另一項功能,鎮壓衣物——事實上類似的組佩在更早的仰韶等遠古文化遺址也有出土。但據考古學家推測,這樣的組佩一般由祭師等原始宗教人士佩戴,更多的是起到裝飾、顯示身份以及充當宗教活動的道具等作用,與鎮壓衣物的關係不大。0 l! B3 w* S) C/ F# Y& X
下面在原偷個懶,借“度娘”的口總結一下玉組佩的曆史沿革,讓大家回味一下今天聊的話題:玉組佩又名“雜佩”、“佩玉”,專指春秋戰國時盛行的由多件玉器串聯組成的懸於身上的佩飾玉。此佩玉現今所知最早見於春秋早期,戰國達到極盛,漢代逐漸消亡。其後南北朝、唐,元等朝代雖偶有出土,但在當時社會中不具有較大的影響。
+ p0 W5 f! U* a5 N5 x嗯,話到此處,在原又不能不再提個有關玉佩的冷知識了。從玉佩的幾種基本功能上看,它必須是佩戴在衣物外面,不與皮膚接觸的。至於如今部分民間收藏家和玉石愛好者為了讓玉器、玉佩產生所謂“包漿”的效果,而貼著皮膚佩戴玉件,甚至迷信貼身的玉佩不能見人的說法,將美玉深藏內衣之下,較之與古人的佩玉之俗,多少有點兒等而下之的意思。 3 P3 u7 R$ Q5 {, F0 n3 _3 Q

評分

參與人數 1銀元 +6 收起 理由
kkk336699 + 6 發帖辛苦,紅包送上!

查看全部評分

收藏收藏 贊贊(1)
把本文推薦給朋友或其他網站上,每次被點擊增加您在本站積分︰1宣傳

本帖點贊的會員︰

桃妖视频站,海量在线视频任你播
累計簽到:2080 天
連續簽到:44 天
沙发
發表於 2019-8-18 09:03:48 | 只看該作者
VIP精品區,資源無限好賺金任務區,輕松賺金幣
加入VIP,享受高級特權宣傳賺金又升級,超級棒
辛苦了版主,謝謝版主您無私分享

回復樓主 親!! 下午好,中午養足了精神嗎?讓我們一起渡過下午茶時間,WK有您更精彩!

 分享同時學會感恩,一句感謝的話語,就是最大的支持!  歡迎交流討論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帖 登錄 | 立即注册

本版積分規則

c重要聲明:本論壇是以即時上載言論的方式運作,WK論壇對所有言論的真實性、立場及版權等,不負任何法律責任。而一切言論只代表發佈者個人意見,並非本網站之立場,讀者及用戶務必自行判斷內容之真實性。 由於本論壇受到「即時上載言論」運作方式所規限,故不能完全監察所有言論,若讀者及用戶發現有內容出現「真實性、立場及版權」等問題,請聯絡我們:[email protected]論壇有權刪除任何言論(刪除前或不會作事先警告及通知)| SiteMap[網站地圖]

發表新帖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