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数破净及港股基金垫底第一和第二后,港股指数迎来一次标志性的反弹。
8月24日,恒生科技指数大涨7.06%,创史上第二大单日涨幅,这距离恒生指数市净率降至0.98倍、跌破净资产仅一个交易日。考虑到港股市场已蜕变为以高科技而非银行地产主导的新经济市场,这种跌破净资产的现象,尤其凸显了错杀后的吸引力。
大成基金冉凌浩认为,港股前期的滞胀正是为将来的补涨提供了充足的空间,未来也将会有多重动能驱动港股上涨。长期来看,港股市场走势完全由上市公司盈利水平决定;未来两年,港股上市公司盈利有望快速上行,有力支撑港股走势。
久旱逢甘露,港股终于爆发
在经历持续的调整后,基金经理终于等来港股的一次重要反弹。
恒生指数在8月24日大涨2.46%,恒生国企指数收涨3.21%;恒生科技指数更是大涨7.06%,创史上第二大单日涨幅。基金重仓股方面,美团公司收盘大涨13.51%、哔哩哔哩大涨10.22%、腾讯控股大涨8.81%。
港股在8月24日的大涨,更像是抄底资金的一次超级反扑。就在本次反弹前,港股的恒生指数跌破了市净率。在经历上周连续一周的持续走低后,8月20日的恒生指数市净率水平一度降至0.98倍,跌破净资产,该数据位于2002年以来的1%分位水平,意味着恒生指数的市净率估值比2002年以来99%的时间都低。
值得一提的是,恒生指数此前也有三次主要“破净”区间,分别发生在1998年的亚洲金融危机、2016年初的A股熔断、2020年的港股持续下跌阶段。但今年的破净与过往三次明显不同,前三次“破净”时,恒生指数还是以低估值、低市净率的金融板块为主要权重行业,但近年来,随着港股市场及指数政策不断优化,港股新经济板块占比将不断提升。
券商中国记者采访获悉,港股市场的日均成交金额中来自新经济公司的占比,由2018年的4%提升到2021年第一季度末的20%,而在今年第一季度,新经济公司在香港的IPO募集资金达到一个新高潮,这一比重提升到95%,港股正越来越新经济化,正塑造港股新的经济形态。
在港股市场科技股占比较高的背景下,当前“破净”相比以往三次“破净”的信号意味或更加明显,即港股这样以科技股为主导的新经济市场,可能存在明显的低估。
“恒生科技指数的估值已经很低,但其成长性依然保持在较高水平,其PEG比创业板指数及纳斯达克100指数都低。”大成基金冉凌浩表示,对应目前情况计算,恒生科技指数2021年市盈率为33倍,2022年的市盈率为25倍,2023年市盈率为20倍,对应的复合年化盈利增速达到30%以上,PEG估值较低,尤其是恒生科技指数主要权重股,如某些互联网巨头企业的估值水平已经位于历史低水平区间,意味着坏消息已经在股价中体现出来了,未来下跌空间很小。
港股基金艰难,基金经理判断底部已至
与此同时,在恒生指数跌破净资产之际,重仓港股的基金年内收益名列倒数。数据显示,截止8月24日,汇添富香港混合基金今年以来亏损已达24.79%,位列年内主动权益类基金亏损第一。年内亏损排名第二的则是易方达亚洲精选基金,年内亏损为24.11%,该基金的主要仓位也集中在港股市场。
然而,无论是汇添富香港混合基金,抑或是易方达亚洲精选基金,其核心持仓的港股上市公司,均为清一色的优质新经济龙头。因此,重仓港股的相关基金产品业绩排名位列倒数,更凸显了港股的调整似乎已进入恐慌的贪婪时刻。
恒生指数跌破市净率显然具有标志性的信号,但一些大佬事实上早在月初就已开启抄底。
8月9日晚间,李嘉诚的港股上市公司长和公司公告称,于2021年8月9日回购65万股,耗资3750.89万港元,最高回购价58.05港元,最低回购价57.45港元。8月6日耗资5209.1万港元回购90万股,每股价格同样为58港元左右。长和近三个月累计回购股份数为929.75万股,占已发行股本的0.24%。
值得关注的是,港股相关龙头公司的回购,也进一步增强了抄底资金的信心。
腾讯控股继8月19日后,陆续于20日、23日、24日持续回购,连续4个交易日共回购65万股,共斥资2.9亿港元。腾讯控股发布公告称,于24日回购2.26万股股票,耗资1020.05万港元,回购价格在每股450.6-451.6港元之间,为连续第四个交易日进行回购。
国信证券也发布研究报告称,维持腾讯控股“买入”评级,予2022年PE35-38x,对应目标价为700-750港元。该机构认为,网络游戏业务收入为430亿元,同比增长12%。基本符合一致预期。其中手游收入(含社交分账)为408亿元,同比增长13%,该行估算流水同比增长约3%。端游收入同比增长1%至110亿元,超出一致预期1%。海外游戏收入同比增长29%至108亿元,剔除货币汇率影响后实际增速为37%;占网络游戏收入比例达25%。
大幅折价的港股在许多机构眼中,已进入逐步布局的区间。光大证券认为,长期来看,由于互联网公司近期的股价调整,投资价值已经凸显。监管意图不是遏制互联网企业做大做强,未来政策大概率是倾向于规范行业发展而非颠覆行业。规范后的互联网公司未来仍将是中国经济最具潜力、最有活力的一部分。
此外,从美股的经验来看,互联网公司也面临过多次监管压力,但业务拆分的风险和概率较低,多数公司在规范后依然蓬勃发展,再次焕发生机。目前港股互联网巨头们在监管压力下,出现了历史上少有的低估值水平,这对长线资金来讲,都是难得的买入时机。
大成恒生科技ETF基金经理冉凌浩认为,2020年港股表现明显不如美股及A股,但港股前期的滞胀正是为将来的补涨提供了充足的空间,未来也将会有多重动能驱动港股上涨。长期来看,港股市场走势完全由上市公司盈利水平决定;未来两年,港股上市公司盈利有望快速上行,有力支撑港股走势。
冉凌浩重申恒生科技指数已经基本到底部区间的观点,但认为反弹可能不会来得那么快,因为市场需要时间来彻底消化政策影响和负面消息,其间可能会出现窄幅震荡的走势,但是到了4季度,投资者会逐步开始以2022年的业绩来重估恒生科技指数的估值状况,届时会发现恒生科技指数依然有着很好的成长性,同时估值更便宜了,这可能会推动指数出现较好的涨幅。
! u% K! ^7 K) x7 p3 Y/ 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