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日,李克强总理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部署加大对市场主体特别是中小微企业的纾困帮扶力度。会议提出要加大帮扶政策力度,进一步深化“放管服”改革,并统筹做好跨周期调节。
这些具体有力的帮扶措施,精准回应中小微企业生产经营面临的“急难愁盼”问题。如果说疫情初期的纾困政策是一场惠企利企的“及时雨”,那么此轮帮扶措施则可以说是“加强针”。
中小微企业量大面广,是市场经济的“毛细血管”,也是经济活力、就业吸纳、科技创新的“蓄水池”。但是,中小微企业的体量小,抗风险能力弱,受疫情、灾情等因素影响严重。无论是“六稳”还是“六保”,都将保市场主体和稳企业信心作为重要内容,也把中小微企业作为惠企政策的重点对象。
$ R/ \ [; N. E. @7 V1 @
大量调研都显示,中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面临的头等难题,是融资渠道单一、融资成本过高。特别是很多轻资产的民营企业,往往缺少抵押物、担保资格或信用记录等必要条件,很难从银行获得低息贷款,而不得不通过民间借贷等渠道高成本融资。与此同时,中小微企业在市场上的议价能力较弱,一些大企业和政府部门往往拖欠应收账款,使它们的资金压力进一步加大。
一方面是中小微企业融资难,另一方面则是银行放款难。银行等金融机构注重风险管控,担心中小微企业无法偿还贷款,加之银根紧缩,因此普遍存在不能贷和不敢贷的心态。会议决定今年再新增3000亿元支小再贷款额度,完善贷款贴息和奖补政策,发放银行普惠小微信用贷款,通过国家融资担保基金风险补偿机制提供担保,开展票据贴现和标准化票据融资。
这些措施强化了中小微企业的贷款资格,使银行等金融机构有能力和敢于向中小微企业放款,可大大缓解中小微企业的融资难题和占款压力。
正所谓“扶上马,送一程”。之前一些地区和部门出台的惠企政策很多都到期了,但是一些受影响严重的行业仍然还没有完全走出困境。此时研究出台接续政策,加大纾困帮扶力度,对于提升中小微企业的抗风险能力意义重大。会议提出统筹做好跨周期调节,通过地方政府专项债带动扩大有效投资,并出台一些惠企政策到期后的接续政策。如果说前期纾困是雪中送炭,那么此时帮扶则是锦上添花,有利于推动中小微企业在走出困境的同时做大做强。
除了融资和帮扶,会议还提出要优化营商环境,保护公平竞争,加大对创业创新的支持力度,并继续开展清理拖欠中小微企业账款专项行动。这些举措是更加具有普惠性和长期性的真招实招,对于全方位优化营商环境和降低企业经营负担有重要意义。
为了让这些纾困帮扶措施能够落实到位,真正让中小微企业享受到春风雨露,就要切实激励金融机构向中小微企业倾斜,创新各类惠企政策,并提高惠企政策的精准度和有效性。
银行等金融机构往往喜大厌小,对中小微企业缺乏主动帮扶的激励。为了防范呆坏账带来的风险,一些银行甚至对放贷采取“终身追责制”,要求放贷人员对其贷款项目终身负责。这固然有利于审慎放贷和强化问责,但是却使银行更加不敢向中小微企业放贷。因此,要想办法加强对金融机构的激励力度,使银行等金融机构更加以中小微企业为中心,想方设法和千方百计地为其提供融资服务。
目前各地各部门出台的惠企政策不可谓不多,但是企业的知晓度不高,申请流程繁琐、资格审查冗长和放款兑现慢等问题普遍存在,使好政策并没有及时有效地转化为好结果。特别是中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对政策的敏感度不高,缺乏及时关注和有效跟进惠企政策的意识和能力,通常无法结合自身情况最大化利用各类纾困帮扶措施。
各地应在国家政策的基础上进一步创新,有针对性地出台本地版的纾困帮扶措施,持续减轻企业负担和经营压力。比如,苏州等一些城市出台惠企政策的查询、匹配和推送服务,使符合企业特征的惠企政策第一时间精准送达,甚至可以不经申请即可享受。再如,西安市行政审批服务局研究推出面向中小微企业的融资信用管理机制,基于企业在办理行政审批业务过程中积累的各类数据,联合金融机构核算企业融资额度,为企业增加了更多融资机会。
这些因地制宜的创新举措有利于提升政策的知晓度、匹配度和送达率,使政策真正用活用实,解决企业的燃眉之急。
此外,要在政策精准度和有效性上下功夫,做好企业调研和政策反馈,使政策真正精准匹配企业需求。
比如,在为中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纾困帮扶的同时,要认识到“中不溜”和“夹心层”的企业也同样需要得到支持和雨露共沾。目前一些惠企政策在申请资格方面往往强调企业规模和盈利状况,但恰恰是一些处于关键上升期的中型企业,向上和向下都够不着,往往得不到及时必要的政策援助。诸如此类的企业和相关行业,应考虑出台更加具有针对性的措施,避免它们被忽视。(作者马亮系中国人民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授、政邦智库研究员)
4 v$ U5 J4 c4 x' H+ B4 u* p